技術文章TECHNICAL ARTICLES

在發展中求生存,不斷完善,以良好信譽和科學的管理促進企業迅速發展

首頁  >  技術文章  >  東(dong) 華分析——循環極化法介紹

東華分析——循環極化法介紹

更新時間:2022-07-25    瀏覽量:3548

基本定義(yi)

循環極化法是腐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循環極化曲線通過控製電極電勢以不同速率進行一次或多次反複掃描來測量電極反應機理,以觀察整個(ge) 電勢掃描範圍內(nei) 發生的反應,同時發生化學反應的性質進行判斷。循環極化曲線包括正向掃描曲線和反向掃描曲線,正反曲線掃描過程中所圍成的環型曲線麵積可以評估腐蝕的程度,圍成的環型麵積越小,腐蝕程度越小,反之,麵積越大則腐蝕的程度越大[1]

循環極化法測試過程是使工作電極電位極化,當電流密度不再增加,此時電極進入鈍化狀態,該電位稱為(wei) 鈍化電位(Ep);電位繼續增加,到一定值後,電流急劇升高,此時鈍化膜已被擊穿,相應的電位稱為(wei) 點蝕電位(Epit);繼續小幅升高電位後,電位反向掃描,反向掃描的回歸曲線將與(yu) 正向曲線相交,此交點的電位稱為(wei) 再鈍化電位(Erep)。點蝕電位(Epit)和再鈍化電位(Erep)分別反映了在特定溶液中金屬破鈍和再鈍化的能力,因此兩(liang) 者的差值∆E常用於(yu) 表征金屬發生點蝕的難易程度,差值越大,則發生點蝕的可能性越大[2]

相對於(yu) 腐蝕電位、交流阻抗及恒電位極化,循環極化測試的優(you) 勢在於(yu) 可以同時得到維鈍電流密度、腐蝕電位、點蝕電位、再鈍化電位等參數信息,能夠實現對材料耐蝕性的快速評價(jia) 。但是循環極化測試是有損檢測,極化完畢後通常會(hui) 對試樣表麵產(chan) 生破壞,因而不能對單一試樣進行長周期腐蝕監測[3]

循環極化法在腐蝕研究中的應用現狀

以不鏽鋼的腐蝕研究為(wei) 例,一般而言,不鏽鋼的耐均勻腐蝕能力強,主要失效形式為(wei) 點蝕和應力腐蝕開裂,可以采用循環極化法對其進行腐蝕評價(jia) ,得到材料的點蝕電位、再鈍化電位、腐蝕電位等特征電位信息,根據特征電位數值,判斷材料的局部腐蝕風險。圖1為(wei) Wang等人[4]對四種不同不鏽鋼材料在125℃,Cl和F質量濃度均為(wei) 2.5gL−1,SO2分壓為(wei) 0.1MPa的溶液中的腐蝕行為(wei) 研究。根據開路電位(EOC)、點蝕電位(EP)和再鈍化電位(ERP)可以將電位區間分為(wei) 3部分。在I區,點蝕難以形核及發展;在II區,已經形核的點蝕坑可以繼續發展,但仍然不能發生新的點蝕坑形核過程;在III區,點蝕坑既可以形核也可以發展。通過比較4種材料的特征電位分布情況可以看出,S31254的I區和II區電位最寬,其耐點蝕能力*;對於(yu) 316L,其I區消失,說明在自然腐蝕狀態下316L表麵出現的點蝕形核也能穩定發展,因而其耐點蝕能力最差。

圖1

不鏽鋼在125 ℃,Cl−和F−質量濃度均為(wei) 2.5 gL−1,SO2分壓為(wei) 0.1MPa的溶液中的特征電位圖[4]

除不鏽鋼材料外,采用循環極化法對合金材料腐蝕行為(wei) 的研究也很廣泛,如Uroš Trdan[5]等人采用循環極化法考察了AA6082-T651鋁合金激光衝(chong) 擊強化前後的耐腐蝕性能。通過循環極化法活性溶解參數,例如腐蝕電流(icorr)、腐蝕速率(C.R.)、腐蝕電位(Ecorr)、點蝕電位(Epit)、再鈍化/保護(Eprot)電位和點蝕轉變電位(Eptp)等信息,評估了激光衝(chong) 擊強化後的樣品表現出增強的耐腐蝕性。由此可見,循環極化測量技術在腐蝕領域的研究,主要根據特征電位來確定材料的抗腐蝕性,並研究其腐蝕機理,為(wei) 開發腐蝕均勻的高性能材料提供理論指導等。

DH7000係列18新利体育登录备用地激勵信號及關(guan) 鍵參數

激勵信號

DH7000係列18新利体育登录备用地動電位極化法的激勵信號如圖2所示。通過控製電極電勢以不同速率進行一次或多次反複掃描來測量電極反應機理。


圖片

圖2

循環極化法的激勵信號

關(guan) 鍵參數

DH7000係列18新利体育登录备用地進行循環極化法測試時需要設置的參數包括最初電位、頂點電位、最終電位、階躍高度、階躍時間。

最初電位:電位掃描起始點,儀(yi) 器可設置範圍-10V~10V,可選相對於(yu) “Ref"以及“OC",一般選擇vs OC。推薦設置範圍-2V~2V。

頂點電位:電位掃描最高限製點,儀(yi) 器可設置範圍-10V~10V,可選相對於(yu) “Ref"以及“OC",一般選擇vs OC。推薦設置範圍-2V~2V。

最終電位:電位掃描終止點,儀(yi) 器可設置範圍-10V~10V,可選相對於(yu) “Ref"以及“OC"。一般選擇vs OC。推薦設置範圍-2V~2V。

階躍高度:儀(yi) 器可設置範圍0.02mV~1V。推薦設置範圍0.001~0.02 V。

階躍時間:儀(yi) 器可設置範圍0.0002s-1000s。推薦設置範圍0.01s~1s。

掃描速率:階躍高度/階躍時間。

全部點數:一次脈衝(chong) 采集一個(ge) 點。為(wei) 整個(ge) 實驗的點數。

注意:進行循環極化法測試前,需先確保待測體(ti) 係的穩定性,一般先進行開路電位測試,若存在電位漂移或躍遷,應延長穩定期或增加濾波強度,確認體(ti) 係穩定之後再進行下一步測試。測試過程中的掃描速率不宜過快,掃速過快會(hui) 導致數據失真,推薦掃描速率小於(yu) 5mV/s。此外,循環極化測試與(yu) Tafel極化測試一樣為(wei) 有損測試,通常會(hui) 對測試樣品產(chan) 生破壞。


測試體(ti) 係

3.5wt% NaCl體(ti) 係

1)測試體(ti) 係:使用碳酸銀鍍銀液體(ti) 係在溫度為(wei) 20℃,電流密度為(wei) 3ASD的條件下,對預處理好的1.5cm×1.5cm銅片進行電鍍厚度為(wei) 3µm的銀層,之後將電鍍試樣浸入3.5wt%的NaCl溶液中進行循環極化法測試。測試過程中以電鍍試樣為(wei) WE(WE-SE短接),SCE為(wei) RE,Pt絲(si) 為(wei) CE。

2)基本激勵信號參數:初始電位為(wei) -0.3V,頂點電位為(wei) -0.2V,終止電位為(wei) -0.3V,階躍高度為(wei) 1mV,階躍時間為(wei) 1s,對應掃描速率為(wei) 1mV/s。

3)測試結果如下:


圖3

DH7000係列18新利体育登录备用地循環極化法測試結果


在正向掃描過程中,隨著電位的升高,腐蝕電流迅速減小,到達自腐蝕電位Ecorr(-197mV) 時電流最小;之後,電流隨著電位的升高而緩慢上升,說明此時鍍銀銅片一直處於鈍化狀態,當電位達到9mV 時,電流密度迅速增加,表明此時鈍化膜破裂並發生點蝕,此時的電位稱為點蝕電位( Epit )。反向掃描時,電流隨電位降低而減小,並在5mV處發生電流下降轉折。電位回掃至37mV時回掃的電流密度與正掃的電流密度相交,即保護電位( Erep )。電流隨電位的繼續降低而變小,回掃的自腐蝕電位位於-20mV。

4)固定電流密度為(wei) 1.5ASD,改變溫度範圍為(wei) 5℃~65℃,同樣對預處理好的1.5cm×1.5cm銅片進行電鍍厚度為(wei) 3µm的銀層,對不同溫度下獲得的電鍍試樣進行循環極化測試,參數設置如下:

初始電位:-0.3V,頂點電位:0.2V,終止電位:-0.3V,階躍高度:1mV,階躍時間:1s,掃描速率:1mV/s。

測試結果見圖4所示


圖4

不同溫度下的電鍍試樣循環極化測試結果

從(cong) 整體(ti) 來看,不同溫度下的循環極化測試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當電位向掃描時,隨著電位的升高,腐蝕電流迅速減小,到達自腐蝕電位處電流最小;之後,隨著電位的上升,電流緩慢上升,表明試樣處於(yu) 鈍化狀態,隨著鈍化膜破裂發生點蝕行為(wei) 。當電位反向掃描時,電流隨電位降低而減小,發生電流下降轉折,且電位回掃均與(yu) 正掃的電流密度相交。此外,電鍍試樣自腐蝕電位與(yu) 回掃的自腐蝕電位隨製備過程中溫度的變化略有變化,具體(ti) 結果匯總於(yu) 表1。溫度在45~55℃下獲得的電鍍試樣,相比於(yu) 其它溫度下的樣品耐腐蝕更好。

表1 不同溫度下電鍍試樣在循環極化法下的特征電位

溫度

特征電位

自腐蝕電位/mV

回掃自腐蝕電位/mV

保護電位/mV

5

-197

-20

37

15

-208

-23

22

25

-219

-23

23

45

-218

-46

-67

55

-184

-44

-63

65

-209

-17

26



總結

循環極化法是腐蝕研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控製電極電勢以較慢的速度連續地掃描,並測量對應電位下的瞬時電流值,以瞬時電流與(yu) 對應的電極電勢作圖,從(cong) 而獲得完整的極化曲線。從(cong) 循環極化測試結果可以獲得維鈍電流密度、腐蝕電位、點蝕電位、再鈍化電位等重要信息,從(cong) 而實現對材料抗腐蝕性能的快速評價(jia) ,為(wei) 開發均勻腐蝕的新材料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未來可能結合其他檢測技術實現對材料腐蝕過程的精細分析。

參考文獻

[1]齊季, 謝飛, 王丹,等. X80管線鋼在CO32-&HCO3-體(ti) 係下的電化學腐蝕行為(wei) 研究.

[2]劉彬,段繼周,候保榮.天然海水中微生物對 316L 不鏽鋼腐蝕行為(wei) 研究[J].中國腐蝕與(yu) 防護學報,2012,32(1):48-53.

[3]王竹, 馮(feng) 喆, 張雷,等. 電化學方法在不鏽鋼腐蝕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 工程科學學報, 2020, 42(5):8.

[4]Wang Z, Tang X, Xue J P, et al. The pitting behavior of stainless steels under SO2 environmentswith Cl− and F− // CORROSION2017. New Orleans, 2017: NACE-2017-9241

[5]Trdan U, Grum J. Evaluation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A6082-T651 aluminium alloy after laser shock peening by means of cyclic polarisation and ElS methods[J]. Corrosion Science, 2012, 59(Jun.):324-333.




掃一掃,添加微信

版權所有©2025 18新利体育登 Al Rights Reseved        Sitemap.xml        技術支持: